台湾特种部队揭秘:世界唯一装备自行车的正规军
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重新组建的“国军”特种部队曾经在两岸的武力冲突中活动频繁。
台湾精锐特种部队据说都是美国人训练出来的。
如今,台军特种作战部队总兵力约5000人,数量占台湾正规军的1/1000,具备陆海空、远中近特种作战能力。根据台湾的地理环境和作战任务,台军共编组了16支特种部队,包括3支“甲种特勤队”——空降特勤队、陆战队特勤队、宪兵特勤队;海陆空军的“乙种特战单位”和警方的特勤队。台空军编有航空特种作战司令部、空降特种作战部队训练中心各1个;海军编有两栖侦察搜索大队、三栖水下爆破大队、海军陆战特勤队各1个;陆军编有1个3000人的特种作战旅,下辖3个特战营(乙型基干特战营、基干特战营、特战支援营)。
1999年为了适应“精实案”的推行,台“国防部”将空降特勤队和陆战队特勤队“裁编”,在非战时情况下,队员依据个人意愿与体能状况并入其他作战部队或宪兵特勤队,如遇特殊情况可迅速集结。2004年台军。精进案”走向“专业战力”扩编阶段,这两支部队复编,与宪兵特勤队共同承担反恐作战任务。
在实施反空袭、反封锁和反登陆作战之前,特种作战部队通常编成若干个特种小队,搭乘直升机或舰艇渗入对方沿岸或浅近纵深执行破袭任务;驻守金门、马祖等外岛的两栖侦察营有时编成数个特种作战组,于战前或战中秘密抵达对方沿岸遂行渗透骚扰及情报侦察等任务。根据作战的规模、性质、任务和环境,临时组建与之相适应的不同规模的作战单元。
特种作战的作战编组通常根据特种作战的目的、规模、任务,所选目标的数量、性质、结构,以及地形和敌防卫程度来确定,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各组除携带先进的单兵自卫装备外,还携带震动探测器、通讯监听器、化学剂探测器等特种装备,便于在不同环境中独立作战。
台军认为,特种作战编组应遵循“小而精、功能全”的原则,根据任务灵活组织,以便于机动和隐蔽行动企图,使敌方防不胜防。既适应特种作战的需要,又在作战中充满活力。在台军新一轮军事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整军队的组织结构,向JJ、型、精干、灵活、高效、多能的方向发展。这种编组将更有利于特种部队与常规部队的配合使用。
现在的台军特种部队均已换装最新型号的T91卡宾枪。与2007年公开的试生产型相比,量产型T91卡宾枪可以加挂联勤兵工厂设计生产的T85榴弹发射器,其外观与美军M203相似,但安装方式与M203的枪管下挂式不同,只需将前端置于准星座下方的枪管上,后部固定于弹匣前端即可,拆装皆十分简单。
特种部队是台军中最早配发迷彩服的单位。早在越战时期,秘密赴东南亚参战的台军特种部队就获得了与南越“别动队”类似的虎斑迷彩服,而大多数台军部队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配发类似BDU的四色丛林迷彩服,台军特种部队则一直穿着“虎斑”以示区别直到本世纪初。
与“时尚”的数码迷彩相比,台军特种部队配备的新装具就过于“简约”了。之前台军还是试穿过MOLLE战术背心的,但并没有批量装备。目前成为空降兵部队和“天成”部队制式携行具的是较为简单和实用的背带式携行具,这类装具简单、易于生产,穿脱速度和人机功效也不差,只是若与防弹背心和背包一起使用的话,穿戴起来就比较繁琐了……此外,台军还配备有外贴MOLLE条的防弹背心,虽然也可以挂弹匣包等附件,但毕竟不能替代综合携行具的作用。
特种部队需要相应的特种运载工具,例如运输机和直升机、空降突击车、水下运载器等等,台军装备的各型运输机和直升机都很多,而且都是美制的知名型号,这里不再赘述。在2014年中国(bet36体育在线)国际警用装备及反恐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台湾达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就带来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新玩意——DF系列“水中推进器”。这种形如梭子、看上去还挺“酷”的东西以后很可能成为台海军“水中爆破大队”的水下渗透载具。这玩意既不是有耐压壳的袖珍潜艇,亦非“人操鱼雷”,却比迷你鱼雷式的水下动力装置更大、续航力更强。对袖珍潜艇来说,乘员多是“坐”在艇体内;对“人操鱼雷”而言,蛙人多是“骑”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