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国际交流

Overseas culture 海外文化

首页 > 国际交流 > 海外文化 > 新闻浏览

英国《卫报》:在上海骑车,胆小可不行

来源:环球网(环球时报) 作者:詹妮弗?杜根,向阳/译 发布时间:2012-09-14 13:09
英国《卫报》9月11日文章,原题:在中国骑自行车,胆小鬼可不行 曾几何时,中国的城市街道上满是优雅的骑车人,如今却充斥着交通堵塞。不过,自行车还没被丢进中国历史的垃圾箱。
从机场前往市中心的路上,堵车的长龙很容易让人以为多数上海人已放弃钟爱的飞鸽和永久自行车,转而拥抱奥迪或宝马。然而,虽然豪车令人向往,但多数市民甚至连辆普通汽车都买不起,数百万人仍靠骑车出行。
在上海这类城市,骑车人在车辆“食物链”上垫底,仅次于行人。虽然我被告知上海的确有交通规则,但我发现的唯一法则是:个头越大,越不用在乎规则。许多公交车和私家车驾驶员无视红灯,全然不管穿越马路的行人,还对着在自行车道上的骑车人狂摁喇叭,让他们让路。摩托车和电动车也来凑热闹。对于被戏称为“沉默杀手”的电动车,除非你脑子足够聪明且背上长眼,否则不知何时它就有可能把你撞飞。上海划出不少自行车道,乍看是个适合骑车的城市。其实,很多繁忙的马路都不能骑车。不少骑车人干脆跑到人行道上横冲直撞。
发现在上海骑车令人却步的不止我一人。莫妮卡•陈3个月前来到上海,骑了两个月自行车就放弃了,“机动车根本不怕你,它们眼里没红绿灯。几乎每天我都能看见交通事故。找个放自行车的地方也很难,一不小心就被偷。”在欧洲骑车是时尚,上海很多人骑车却是因为这是唯一合算的出行方式。“并非喜欢骑,而是别无选择”,厨师托尼•潘如是说。自行车和汽车成了中国城市贫富差距拉大的贴切象征。
尽管交通疯狂、缺乏安全、污染刺眼,但没有比骑车感受城市氛围和饺子店里飘出的香气更美妙的事了。几天前,我骑行在曾经的法租界林荫大道上,笑看车友,发现一家中意的小面馆,听到街边打麻将的老者的笑声……突然,遐想被刺耳的喇叭声打破,一辆汽车差点撞上我的后轮。
摘编:admin;   摘编日期:2012年9月13日